首页 >> 资讯

全球最新:原创北京曲剧《永生花》:传统老京味儿唱出新北京故事

2023-04-11 13:42:10来源:中国文化报

原标题:

原创北京曲剧《永生花》:(引题)

传统老京味儿唱出新北京故事(主题)


(相关资料图)

中国文化报记者 于帆

“我心换你心,始知相忆深。”伴随着北京曲剧传统韵味的演唱,观众沉浸在北京曲剧《永生花》讲述的真情故事中。近日,由北京演艺集团旗下北京市曲剧团创作排演的北京曲剧《永生花》,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首演。该剧根据真实故事改编,用京腔京韵完成了一次对爱和生命的礼赞。

剧中,北京大妞王骁得了重度尿毒症,需要换肾。余建平,名校博士,骨髓癌复发,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年迈的老父亲。一纸婚约,将两人的命运绑在了一起。两个生命,由病相连、相知相爱。尽管两人协议结婚,却在相处和理解中萌发爱意,从而真诚相对,以真情浇灌出爱意永恒的“花”。

作为发源和形成于北京的地方剧种,北京曲剧本身的表演就以生活气息浓郁见长、天然具有表现时代和现实的特质,这次创排《永生花》,也是北京市曲剧团以传统文艺形式展现时代变化的一次尝试。

为发挥北京曲剧的京味儿风格,并增加戏剧冲突,展现更广阔的社会图景,《永生花》的编剧段姝把故事发生背景和人物设置做了调整,“真实故事原型中女主人公不畏病重、想方设法自救,那股旺盛的生命力与北京大妞身上的豪爽直接、做事雷厉风行的冲劲儿很相似,因此,我将女主人公写成了胡同里长大的北京姑娘,她的家人和闺蜜也都是老北京人。同时,把男主人公设置为外地农村子弟,通过读书奋斗留在了大城市,这样就让二人形成很大的反差。”段姝说。

段姝对剧中男女主人公的情感和选择有着这样的理解:“虽然主要笔墨集中在王骁和余建平身上,但其他人物一样让人感动。王骁的妈妈、弟弟、闺蜜和余建平的父亲,虽然各自生活的地域不同、经历不同、观念不同,面临的困境也各不相同,但为了王骁和余建平不约而同地选择了付出和给予,传递着人世间最深的爱。他们是那样的平凡而又不凡,无论遭遇命运的何种磨难,为人本性的善良却从未改变。”

如何让传统戏曲艺术更贴近现代生活,此次《永生花》在音乐和舞美设计上花了很多心思。该剧在演唱上不拘泥于传统的曲牌和配器,而是嫁接了很多新元素,比如首次尝试用钢琴来配器,甚至有些唱段以钢琴为主奏乐器,既保留了传统戏曲的韵味,又符合当代审美,产生了很好的效果。舞美方面,整个舞台背景以城市框架的剪影呈现,增加了如传统水墨画般的韵律和质感。

“我已经多次和北京市曲剧团合作了,但这样的现实题材对于北京曲剧创作来说还是有一定难度的。”舞美设计任思远着意用色彩表达剧中男女主人公的情感,“整体运用大量的黑白灰色调,在道具上唯一有颜色的是病床前一束鲜红色的永生花,而在景中唯一有颜色的是红色《永生花》的主题印字。我把所有的颜色都留在了演员身上,想给观众传达一种概念,城市虽然是冰冷的,但人们是鲜活、有生命力的。”

造型设计武莎莎认为,戏曲发展需要符合当代观众的审美趋向,要更加接地气。“传统戏曲和当代生活存在一定距离,会为观众带来观演分离的情况。而现代戏曲无论从审美上还是戏剧体验上,更有熟悉感和亲和力,这需要在对传统戏曲的传承基础上,运用多样化的呈现和表达,这也是对北京曲剧乃至传统戏曲更好的传播方式。”武莎莎说。

导演方毅恒表示,《永生花》是一部具有中国传统韵味的、当代都市题材的北京曲剧。“我们希望呈现一个全新的风格,让更多年轻人能够接受、能够喜欢。北京曲剧贴近生活的现实主义表演风格,也为作品提供了较大的创新和融合的空间。”

让传统戏曲在新时代焕发光彩是戏曲艺术工作者始终关注、思考的命题。北京市曲剧团近年来的创作主要围绕着“老京味儿”和“新京味儿”两大板块多个系列展开,现实题材的创作是剧团长期坚持的重要创作方向。北京市曲剧团党总支书记、董事长戴兵表示:“北京曲剧自诞生以来就始终贴近时代、贴近人民。1952年,老舍先生为北京曲剧创作的第一部作品《柳树井》,就是为了配合宣传新中国第一部婚姻法而创作的。北京曲剧艺术作品就是要展现一个时代和这个时代人民生活的点滴,要引领和倡导这个时代正确的价值取向。”

《永生花》以现代的视听语言,呈现传统北京曲剧韵味,并在真挚的情感故事中歌颂时代选择和价值观,为观众带来感悟和思考,成为传统戏曲与时代嫁接的成功样板,这也充分证明,北京曲剧从未过时。

关键词:

相关新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