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> 行业

透过壁画读懂唐代高昌官员的座右铭——阿斯塔那古墓群“六屏式列圣鉴训图”背后的故事

2023-08-18 19:29:01来源:天山网-新疆日报原创

天山网-新疆日报 记者赵梅

“虚则倾,中则正,满则覆”。这是唐代高昌一位官员的座右铭,以壁画形式展现在他的墓室里。8月12日,记者随一支学术考察队走进阿斯塔那古墓群216号墓葬,透过一幅名为“六屏式列圣鉴训图”的壁画,了解这位唐代官员从青年到老年的处世哲学和做人准则。


【资料图】

阿斯塔那古墓群。张弛摄

阿斯塔那古墓群位于吐鲁番市高昌区东南约40公里的地方,距离高昌故城约5公里。这里被誉为“高昌历史的活档案”、吐鲁番“地下博物馆”,1988年,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该古墓群形成于公元3至8世纪,是古代高昌城乡官民的公共墓地。考古工作者曾先后在这里发掘和清理墓葬467座,出土了古代文书、壁画、写本、绢画、泥俑、木俑等上万件珍贵文物。包括绢衣彩绘木俑、伏羲女娲图、共命鸟刺绣、卜天寿“家庭作业”、十二生肖俑等国宝级文物。

走进阿斯塔那墓葬区,沿着一条红砖栈道向左走上百米,就到了唐代官员216号墓葬的所在地。工作人员介绍,目前对外开放的墓葬有3座,编号分别为210、215和216号,3座墓葬均为斜坡墓道洞室墓和土洞墓,年代均在唐代。

阿斯塔那古墓群的斜坡墓道墓。天山网-新疆日报记者赵梅摄

沿着悠长的斜坡墓道,往地下行走了数十米,来到216号墓葬的墓室。打开墓门可以看到,墓室布局非常考究,分前后两区域。前庭两侧有两个耳室,是用来盛放大型陪葬品。继续往里走是主墓室,主墓室空间很大,中央为夫妻合葬墓安放之地,两侧是放置小型陪葬品的区域。

216号墓葬中的“六屏式列圣鉴训图”。张弛摄

考古资料显示,这座墓葬中曾经出土彩绘木俑、胡人泥俑、十二生肖俑、镇墓兽等大量珍贵文物。如今,这些珍贵文物大多已陈列于博物馆,“六屏式列圣鉴训图”壁画则依然静静展示在此地。

吐鲁番博物馆中陈列的“六屏式列圣鉴训图”壁画。天山网-新疆日报记者赵梅摄

壁画用深红色的画笔分隔出6个屏框,从左向右依次画有欹器、玉人、金人、石人、木人,以及素丝(白丝)、扑满(古代陶制储蓄罐)、生刍(青草)。

其中,“欹器”是古代盛水盛酒的器皿,特点就是“虚则欹,中则正,满则覆”。古代贤明君主从中悟出中庸守成的哲理,将“欹器”放在座位右侧,专门用来提醒自己,万事都要采取中庸之道,适可而止,慎防“满而覆”。孔子也曾以欹器置于座位右侧,用来警戒自己活到老、学到老、永不满足。因此,“欹器”可以说是中国最早的实物座右铭。

可以想象,墓主生前可能也是以“欹器”为座右铭,死后依旧想以此提醒自己,百事要有节,做事要留有余地。

“六屏式列圣鉴训图”壁画中的玉人。天山网-新疆日报记者赵梅摄

“六屏式列圣鉴训图”壁画中的金人。天山网-新疆日报记者赵梅摄

屏框中的玉人、金人、石人、木人,讲述的是一个人从青年到老年的处世哲学。玉人表示一个人在求学时期,应该勤奋好学,谦虚谨慎,培养自己洁身自好的良好品质;金人则表示人到了青年时期,尤其是步入仕途后,要三缄其口,谦虚谨慎,要少说话,多做事;“石人”表示人到了中年,要有所作为,立场坚定,敢作敢为,并且要用自己所学知识回报社会;木人表示人步入老年后,应该抛弃一切世俗欲望,追求无为、无情、无己的境界。

“六屏式列圣鉴训图”壁画中的石人。天山网-新疆日报记者赵梅摄

“六屏式列圣鉴训图”壁画中的木人。天山网-新疆日报记者赵梅摄

壁画中的生刍、素丝和扑满,同样蕴含为人处世的哲理。其出自《西京杂记》中的典故,说的是汉武帝时,官至丞相的公孙弘初为“贤良”时,朋友邹长倩送他青草一束、白丝一卷、扑满一具,望其以此为戒。生刍是告诫他,择主而事,不以待遇厚薄作为去留标准;素丝劝其立功行事,不要因善少功微而不为;扑满有入口而无出口,蓄满钱后,就会被打破摔碎,意在告诫其为官要清廉,不可聚敛无度,否则就会遭遇扑满的下场。

上千年前,这位唐代官员究竟经历了什么,我们已经无从知晓。然而,通过他墓葬中遗存的这幅壁画,感悟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厚重魅力。

“从这幅鉴训图中可以看出,在唐代,儒家思想曾得到极大发展和创新,并且对西域产生了深远影响。同时,也说明新疆历来是多民族聚居、多种文化并存地区。各民族文化长期交往交流交融,在中华文明沃土中枝繁叶茂,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。”吐鲁番市文博院副院长邓永红说。

关键词:

相关新闻